林业    使用指南

会员信息

生成个人网站后就会在此处显示您的图片和信息……



ftour
ftour
能源网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曹仁贤:可再生能源资金“开源”“节流”一样重要

媒体:重庆晚报  作者:重庆晚报 2016/10/13 7:09:57

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竞价招标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一轮轮令人大跌眼镜的超低电价一次次刷爆了业内人士的底线,这类似于“拍卖”的招标运动,其结果必然是大家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的低价中标。显然产业成本没有如此大幅度的下降,产业技术没有颠覆式的进步,目前的价格已经严重背离了成本。有些官员责备行业不自律、企业不团结,这样的要求太不现实了,在产能远大于需求的中国,企业失去理性,赌一把,是完全不足为奇的!

对于这个看似无解的题目,我认为只有通过开源节流才能找到出路。开源,是尽快调高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用,扩大征收范围;节流,是进一步降低行业成本,扩大规模,提高可靠性,延长电站使用寿命,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降低电价,二者缺一不可。

如何尽快扩大可再生能源资金来源,这是一个敏感但不得不说的话题,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哪里来的理由上调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在这里我还是想试图来论证一下我的观点:近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对3000名能源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受访者愿意购买绿色电力,超过40%愿意每月增加10元钱购买清洁电力,我国民众清洁消费的意愿甚至高于欧洲民众,但目前我们的政策是不对居民用电征收附加费的,我们的自备电厂、农业用电也是不征收的。我们的老百姓为什么这么高尚?因为他们对雾霾、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深恶痛绝!大家愿意出钱出力,但这是需要引导的,是需要一个民主、透明的机制去实现的,只要让老百姓相信这些钱用于了清洁能源,用于了环境改善,而不是被挪为他用,大家一定会愿意支付一些钱,积少成多,我相信没有咱们中国人办不成的事情。

目前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费是工商业用户收取每千瓦时1分9厘,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为5.5万亿千瓦时,如果全部征收,每年就超过1000亿元,如果能加倍征收,就有2000亿了,这还没有包括资源税和碳税,这2个税种至少还能再增加2000亿的资金。目前对化石能源的补贴资金,数目巨大,就拿居民用电交叉补贴这一项来说,估计都在2000亿以上,对石油煤炭等行业的补贴,数字更是惊人。

中国企业靠能源价格低廉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企业要靠创新,靠管理,靠人才才能有竞争力。实际上,给经济带来巨大破坏的正是低廉的化石能源价格!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疾病肆虐等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如果我们再拖延治理,到时候几万亿、几十万亿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我们需要能源改革者,我们应该建立民主、透明的能源决策体系,对巴黎气候大会目标进行深度分解,尽快扩大可再生能源资金来源和强度。在刚刚结束的G20会议中,明确要求各国拿出有理有据的清洁能源补贴原理,要尽快取消对化石能源的补贴。补贴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至关重要,所以现阶段万万不可只着眼于眼前,我们要认识到今天的补贴是为了明天的少补贴或者不补贴!

行业进步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2006年光伏组件的每瓦价格是30元,现在是3元,当年逆变器价格是每瓦3元,现在是0.3元,10年成本下降了10倍!这些都是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带来的巨大收益,所以我们更要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加大研发投入,努力降低成本,这就是“开源节流”的“节流”。

如何加快成本降低的步伐?市场化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头等大事。坚持创新发展是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根本出路,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还是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违法成本低,要让创新有回报,除了加大创新投入,还要把山寨行为当成耻辱,更要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力度,大力引导微创新、细分创新。当前光伏企业要在电池效率、系统优化、智慧能源等方面加大投入,培育细分市场,杜绝同质化。最后,坚持规模化发展是光伏产业降低成本的制胜法宝,只有规模化才能提高质量,只有规模化才能薄利多销,也只有规模化才能遵循摩尔定律,快速降低成本,走向良性循环。

总之,可再生能源电价的降低需要理性、逐步地推进!技术和商业的变革,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我们更多的包容,给行业再多一点的时间,一起努力,创造更多的资源和方法,为可再生能源价格尽快达到各方满意的水平而努力!

阅读 29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运营: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网

京ICP备05067984号-9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