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个人网站后就会在此处显示您的图片和信息……
本书以历史的眼光阐述能源监管的理念与模式,分析了国际能源监管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从原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两个不同时期,全面总结十年电力监管、三年能源监管工作,结合中国能源监管的理念演变及路径选择,全景式展现了中国能源(电力)监管的实践精华。
监管的出现,来自于市场本身的不完美。独立监管的产生,则起源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几经变迁,能源监管逐步深化。经过10年电力监管,3年能源监管,我们树立监管理念,建设监管标准,探索监管手段,取得了初步监管成效。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重大历史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逐步深化,能源管理方式正在深刻转变,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正在加速,需要更加扎实地做好能源监管。
能源是特殊商品。为更好地治理市场违规行为、垄断行为和市场失灵,政府对市场采取了有效监管方式。能源监管模式的选择与经济理论和能源监管理论的新发展密切相关,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规制经济学理论等都为能源监管模式、思路提供了指导方向。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都采取独立监管的模式来规制和治理市场,而在市场经济不完善或处于发展状态下,一般都采取“政监合一”模式。
由于电力供需状况的逆转,以及上世纪70年代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的影响,我国于2002年开始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催生了独立电力监管。随后10年,我国电力监管明显呈现开端、发展、深化等三个特征各异的不同阶段。其间,电力监管机构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电力市场建设,加强安全监管、市场准入监管、价格成本监管、电力交易监管、节能减排监管、供电服务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
2013年,原国家电监会与原国家能源局重组,成立新的国家能源局。我国能源行业管理体制从“政监分离”向“政监合一”转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散管理、分业管理、分段管理的问题,初步形成了横向互动、纵向联动的能源监管新格局。
数年来,能源监管基本实现了转型升级,但在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工作程序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中国能源监管仍处于探索路上。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大数据、"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等新概念、新技术的发展,都将深刻影响能源领域。世界能源面临着能源安全、价格震荡、环境保护与气候压力等突出问题,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向多元化、挖掘国内潜力、强化储备和国际合作、重视科技等方面加速调整。新常态下,中国能源监管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国的能源管理体制几经变迁,在综合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之间反复。近年来,在大部制改革的浪潮中,能源管理进一步由分散走向集中。而能源产业组织,则基本上由政企合一、大一统走向多元化、竞争性。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能源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还将继续,能源监管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还将继续,需要在探索中找到更加适合中国的能源监管模式。
中国的能源监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完善的过程。独立能源监管模式的确立和形成将是一个伴随着能源市场发展的漫长过程。
一部研究中国能源监管的力作
评《中国能源监管探索与实践》一书
王俊豪
日前,由谭荣尧、赵国宏等人创作的《中国能源监管探索与实践》一书正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认为,该书是由长期在我国能源监管领域实际部门工作的同志合力完成的一部力作,至少有以下两大明显特点:
一是理论体系比较完整。该书由“能源监管的起源与变迁”“中国电力监管十年实践”“探索中的中国能源监管”和“中国能源监管远景展望”等四篇构成。该书探讨了国内外能源监管的理念和主要模式,从理论上评价了中国能源监管制度的设计问题;该书从分析独立电力监管的时代背景入手,回顾和总结了国家电监会时期的电力监管的特点,剖析其面临的制度局限及其现实制约;该书探讨了新常态下中国能源监管的历史使命,展现了国家能源局重组后的能源监管新格局;该书还在分析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国能源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新问题和新特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是强调理论研究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能源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极其重要性和能源供需的动态性,以及显著的自然垄断性与外部性,这决定了如何对能源实现有效监管,这一直是国内外政府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该书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监管的历程,总结评价了能源监管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更有效地开展能源监管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该书还在分析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和国际政治经济对能源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能源的现实与潜在特性,分析论证了我国能源监管的新理念和监管模式选择问题。这些都使该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