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会员信息

生成个人网站后就会在此处显示您的图片和信息……



ftour
ftour
能源网 > 新闻动态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实施草粮并举综合之策 多条腿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媒体:大众日报  作者:孙晓明 2014/9/11 11:41:55

国家生物航空燃料在商业客机首次试飞成功,成为第4个拥有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据《大众日报》等综合消息)。

 新华社曾报道,中国客机首用生物燃料试飞成功。此次试飞中混合的生物燃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小桐子果实,这种果实的油脂含量达到40%以上,超过花生的含油量。这种树适合种植在山坡荒地,不挤占耕地,而且绿化荒山,增加农民收入。

 一个是再生资源,一个是植物性资源,打破了单纯依靠玉米生产生物质燃料的局面,解决了与人争粮,与农争地的突出矛盾。耕地和水资源减少、生物质燃料大量消耗玉米,严重制约粮食生产,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有8亿亩荒山,具有广泛的推广麻风树种植空间,中石油已经在云南、四川、江西等地种植了120万亩麻风树,计划2014年建成可年供6万吨航空煤油的工业能力。这为我们综合考量解决生物质燃料与人争粮,与农争地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据专家介绍, 5.6公斤青贮玉米秆秸的储量相当于1公斤玉米的能量(干秸秆的能量微乎其微)。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每年使用2000万吨秸秆青贮饲料可节约饲料粮360万吨,相当于全省一年玉米产量的20%,用这些粮食可养1200万头猪,或者7.2亿只鸡。如果全省8000万吨秸秆能够全部青贮,可节约饲料1440万吨粮食,相当于全省玉米产量的80%。

 各地节粮节地的做法不胜枚举。甘肃苜蓿草种植已达915万亩,大多分布在山地和坡地、盐碱地,种草养畜,实施粮草兼顾,草地农业,实现了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粮食安全目标。


据专家介绍,我国每年产生约7亿吨秸秆、7亿吨林业废弃物。要利用生物碳成熟技术,生产土壤改良剂和肥料,提高土地质量。在不能秸秆还田的地区,应该推广秸秆制生物碳施肥,保护耕地。



 同时海外屯粮战略也已经实施,重庆已在巴西屯田种粮,实现了把地种出国内的目标,并且已经运回粮食。充分运用国际粮价较低的档口,补充或调剂粮食余缺,虽国际社会有所反应,但是也不失为一种解决粮食安全的明智之举。

 解决国内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略不变,但是必须多管齐下,综合解决,南方大量种植油茶树,替代花生、大豆食用油,都是积极有为的解决粮食安全的办法。

 耕地大量减少,粮食主产区变为主销区,违法占地现象不减反增,其实占补平衡的很大部分是补得丘陵山坡薄地,根本不打粮食,地处东北的建三江稻谷主产区地下水涵养量在下降,云南连续几年持续干旱,因此说耕地和水资源减少是制约粮食安全的瓶颈因素,不可逆转。

 在国内外能源短缺,污染严重的大的内外部环境下,在粮食耕地减少和水资源短缺,粮食始终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下,替代玉米、大豆发展生物质燃料,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可再生能源,宜草则草,宜粮则粮,“藏粮于草”,多管齐下。

 国际上就解决粮食问题探讨过很多的办法,譬如发展替代粮食的果实类食物,国内也有类似的做法,如大力提倡发展以油茶树、核桃、橄榄树、花椒为主的木本粮油产业,充分利用食物多样性的特点,积极发展荞麦、燕麦、马铃薯、高梁、谷子等杂粮和其他碳水化合物食物。

 

我国目前存在人畜争粮的尴尬,据称饲料需求量已是口粮需求的2.5倍,可见粮食转化量巨大惊人,2013年我国大豆进口6000多万吨,如果不进口,饲料就不够用,光靠秸秆、营养价值太低,产不出肉和奶,需要耗粮型家畜,同时以粮为纲,过分重视谷物生产,过度施用农药化肥,导致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耕地板结、沙化、酸化、重金属污染已非常严重。黑龙江的黑土地,原来有 1米厚的土层,而现在只有40——60厘米。形成1米厚的土层需要3亿年,而现在退化的速度是1年1厘米。表面上耕地没减少,实际在隐形减少,这是口粮和饲用粮之间的矛盾,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宜工则工,解决谁种粮、能种粮、会种粮的问题,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生态文明,集约生产,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最后讲两句,多条腿解决与人争粮、与地争粮,与农争利,解决中国粮食安全,用综合之策,草粮并举,木本油料发展,发展果实替代,解决饲料粮需求,解决土地休耕问题,同时要守住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的底线,肆意践踏或占用,必将有报应,粮食安全不能越往上越重视,省长负责制要落实,谁种粮,会种粮,能种粮是天大的问题。

阅读 27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运营: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网

京ICP备05067984号-9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