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劼 通讯员杨芳报道 2014年1月1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即将实施。随着条例的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初步在云南建立。
1996年,云南率先引进国家公园理念,开始基于国家公园建设的新型保护地模式的探索研究。经过近10年的摸索,2006年,云南省政府作出了建设国家公园的战略部署,并将“探索建立国家公园新型生态保护模式”列为云南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同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着手以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建立普达措国家公园。2007年6月,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政府确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的运行,在保护、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5个方面发挥出独特功能,为生态脆弱地区保护和发展良性互动作出有效探索,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良好借鉴。
2008年、2009年,是云南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的关键两年。
2008年6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作为中国大陆国家公园建设的试点省,要求云南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在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全面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和发展道路;研究和完善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国家公园机构、编制、经费和土地权属等问题,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以便在全国范围内示范和推广。
2008年8月,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成立。
2008年9月,云南省林业厅和省政府研究室启动“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开展包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法规、准入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提出云南省国家公园的发展构想、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指标体系和管理模式等总体思路。
2009年2月,云南省政府成立了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国家公园建设科学决策的咨询机制形成。同时,丽江老君山、西双版纳和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国家公园从理念引进和理论研究,进入建设和推广。
2009年11月,《国家公园 基本条件》、《国家公园 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国家公园 总体规划技术规程》、《国家公园 建设规范》等4项国家公园地方推荐性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公园基本条件、资源调查与评价、总体规划编制和建设等技术要求得到规范。
2009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和《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出台,提出了指导和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的各项具体要求和指标。云南省人民政府要求将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湿地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典范,建设成为向公众提供休闲观光和体验自然的最佳场所。实现对具有国家代表性的生物、地理和人文资源及景观的科学保护和开发。
截至2013年12月,云南建成普达措、丽江老君山、梅里雪山、西双版纳等8个国家公园。经评估,8个国家公园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每年797.30亿元。其中正式开放的4个国家公园,截至2012年的数据显示,旅游收入总计达16.73亿元。国家公园保护、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5大功能正在逐步得到体现。按照规划,2020年前,云南将建成12个国家公园,形成有云南特色、高水平,并与国际接轨的云南国家公园体系。
(作者: 杨劼 杨芳) (编辑: 施一凡)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