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使用指南

会员信息

生成个人网站后就会在此处显示您的图片和信息……



ftour
ftour
能源网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传统能源清洁利用

媒体:浙江日报  作者:曾福泉 周炜 2017/1/11 9:00:06

能源清洁利用——这是一个事关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科学课题,也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国家需求。

在浙江大学,一个汇聚了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创新团队,致力于能源清洁利用研究已达30多年。这支队伍现有45人,最年长的老专家已经年过八旬,而年轻的成员是一批80后。他们通过多年努力,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我国能源利用的面貌,为绿色和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巨大动力,也在世界能源技术发展历程中刻下了中国符号。

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岑可法、倪明江、严建华、骆仲泱、樊建人等科学家领衔的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走进浙大热能工程研究所,一楼大厅里一幅科研人员的合影引人瞩目——阳光下,人人脸上洋溢着意气风发的笑容。这里面,有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5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这就是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以这支团队为主体,国家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基地先后落户浙大。

“我们这支团队始终把任务定位于解决国家有重大需求的工程技术难题。”团队带头人之一倪明江教授说,“我们认为这是中国大学特别是工程技术学科的历史责任,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这种使命感。”

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围绕煤炭清洁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电力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电厂大型动力设备优化设计等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并充分应用于生产实践。

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研究煤炭的高效利用,解决了水煤浆流动、雾化和燃烧的难题,使我国水煤浆燃烧技术领先于世界。“现在,水煤浆代油燃烧技术已应用于全国15个省市,每年为国家节约替代燃油约250万吨。”倪明江说。该技术还输出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国。

团队学科带头人、8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说,在我国,煤炭的一个主要用途是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现在,烧煤发电站最终排放的烟气,能够比天然气机组的排放物还要干净,这同样有赖于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研发的技术。目前,遍布全国的300余台燃煤锅炉都加装了团队研发的新型清洁设备,硫、硝、汞等多种污染物在排放前有效脱除,对环保贡献极大。

岑可法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很早就关注到生活垃圾和工农业废弃物的焚烧发电。倪明江介绍,利用本团队研发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建成发电厂44座,已有110余项工程应用团队研发的污泥焚烧发电技术来处理废弃物。“这两项技术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远超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根本改变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这个创新团队共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18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4项,发表上千篇SCI论文。

“所有这些成果,都是我们作为一支团队取得的。”倪明江说,“在吸收团队成员时,既看学术素养,也看团队精神。”团队采用有组织创新的科研模式,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特长的成员于一炉,协力完成国家重大任务。

几十年来,这个团队培养了上百名研究生,许多人出国深造数年,学成后还回到团队工作。岑可法力主打破年龄限制,纯以业务能力来考察评定资格,热能所的许多教师在35岁之前就晋升为教授。

阅读 270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运营: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网

京ICP备05067984号-9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